怎么从医疗的外围走到核心? 专访康佰瑞创始人李晓霞丨医疗服务

产业

康谈网 品途商业评论 四百味 2018-04-26 15:34:16

摘要 在美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会诊发现概率是80%多,治疗率70%左右,达标率是50%左右;而在中国发现概率大约50%,治疗率40%...

怎么从医疗的外围走到核心? 专访康佰瑞创始人李晓霞丨医疗服务

  对慢性病的管理在中国或许是个大问题。

  在美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会诊发现概率是80%多,治疗率70%左右,达标率是50%左右;而在中国发现概率大约50%,治疗率40%,治疗达标率只有13%。

  此时中国的医生,平均每人一上午就要接待患者30-60人,医生每天要对每一个慢性病患者不停的重复叮嘱怎样运动、怎样饮食、怎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忙的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很难有精力谈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全科医生,康佰瑞健康管理创始人李晓霞在2000年任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一职,并负责辖区8万人预防保健服务工作,那时基层全科医生数量少,全科医生专业化水平不均衡,真正的“健康管理”难以实施。而目前国家推进的分级***、家庭医生签约指标等政策要求,想要提高医疗服务覆盖率,同样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

  “由于基层医生和健康管理师服务人群广,专业服务工作量大,重复事务性多,健康管理的个性化和规模化很难实现,加之绩效体系不健全,服务过程中缺少动态的记录,不仅能力不足,积极性也并不高。”李晓霞告诉《四百味》:“在基层医疗做健康管理,健康档案质量和基础健康数据的信息化都不支持做好慢病防控,家庭医生签约到落实服务的路还很长;健康体检行业每年几亿人接受体检,但只检难管仍是现状。”

  在这个长期的基层实践和商业模式探索过程中,李晓霞也想过,健康是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才能买来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慢性病,完全是可防可控的。健康管理是需要广覆盖、低成本、长期的服务才会产生效果。

  第一次“试错”

  “数量半壁江山,服务只占一成”。很多行业人这样形容中国医疗健康管理行业。而且从以往的中国医疗独角兽企业的榜单看,做健康管理服务的企业目前还未有表现突出的龙头企业。

  “不可否认,一些做医疗健康管理的企业本身就是以产品为导向。但医疗服务行业,最后无论产品技术、医生资源多丰富,都要落实到服务这一层,服务最难做。服务做不好,其他的东西也连接不起来,客户的健康效果改善也难以实现。”服务最重要!由此李晓霞在2012年康佰瑞成立之初,即将企业定位成技术赋能服务的健康管理公司。

  而在这个时间点上,互联网医疗健康刚刚萌芽,包括穿戴设备、大数据。同时医疗改革不断刺激创新,健康服务业成为了朝阳产业。2014年资本对医疗服务的投资资金是65亿美元,是2013年的29亿美元的两倍多,创历史新高。

  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康佰瑞开始采用互联网科技的技术应用于健康的预测,康复及健康管理的事务性环节。公司最开始从外引入“云健康”模式,为每一个客户做线上线下的服务链接。推进实施过程发现外部引入系统线上技术能力以和下服务流程不对应,是单点式服务流程。由于客单价低、客户量越来越大,同时需要提供专业服务成本也越来越多,难以实现健康管理企业盈利和发展。

  云健康系统的引入,开启了健康管理服务的新体验和创新流程,但是不能满足全业务流程的实施,李晓霞团队迅速调整,确立公司发展战略,不仅确立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成为公司核心模式,决定全面启用综合健康管理系统,在全行业筛选评估大量的健康管理服务软件,希望把他们的技术引入到康佰瑞的系统里,便于为客户提供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服务。

  经过多家健康管理软件的试用和研究,李晓霞和团队又发现,行业内的健康管理软件,或者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公司,信息化系统驱动为核心,互联网基因更强大,软件和产品开发来源于一线医疗健康管理专业服务人员的不多,仍然存在不符合健康管理一线的专业业务流程,客户的连接和体验以及赋能专业医疗人员都不够。

  从第一阶段使用别人的系统,再到对国内外进行同行业调研后,李晓霞意识到如果想把这个行业做好,就必须要有专业人士来启动线上及线下全流程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通过结合技术、互联网,或者是说物联网的工具来为这个行业所用。

  渗入医疗圈内围

  为了使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线上线下更好的结合,康佰瑞在2015年后进入线下专业服务和健康管理系统自我研发并进的发展阶段。

  2015-2016年移动医疗处于挤出泡沫、调整重塑的阶段,经过一轮筛选后,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每个细分领域将产生各自的巨头。但此时行业内还有一个问题,目前阶段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普遍还偏向与轻问诊做流量,健康管理没有进入到实质的服务阶段,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还处于医疗的外围。

  而谈到如何精准的增强用户的专业信任和服务体验感,李晓霞认为借助“大数据”,健康加互联网的创新系统推进到健康管理服务中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即线上结合线下的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流程的启动、触发、深度实施的基础是来源于客户的健康大数据。

  目前医疗行业、健康管理行业大多都出现重复性检查、数据不通、“小病大治”的情况,很多患者到三甲医院治疗、体检中心体检,基层医疗机构相关的检查数据不通;患者的健康数据不属于患者自己,没有连续性,不能对照,不能分析,致使患者的数据不流通、不系统、不全面。

  2017年,以专业服务流程为核心驱动,联合多维智能***模型为基础的线下服务系统客户端、医生端、健康管理师端全面上线,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健康照护模式,科学运用各种营养、运动、心理、中医等管理手段,改善企业员工不良的生活方式,帮助员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实现健康指标。

  基于此,以康佰瑞针对企业集团员工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为例,实现一环扣一环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包括:

  第一步,采集数据。康佰瑞在做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时,为每个客户企业设立移动式健康小屋,方便客户可以健康小屋进行各种自助式多维指标检测并自动上传数据,支持多种方式建立健康档案。设立线下企业客户主题健康工作日,为具有相关风险的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项目,采集针对性的指标,在系统中开出个性化的健康***。

  第二步,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个体和群体的风险评估,找到影响个体健康的危险因素;

  第三步,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健康改善方案,生成个性化的健康任务和提醒,以生活化、场景化的每日健康任务实现健康效果;

  第四步,指导方案实施和计划的执行;

  第五步,对健康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重新开展新一轮的健康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每一个进入康佰瑞服务系统的企业员工都会成为会员,系统会根据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础信息,多维生成个人健康画像,并依照画像自动生成健康管理目标。而且系统能够自动提供联合病症分析,降低医生对多病症联合处理的复杂度和困难度。李晓霞介绍,“系统上线以后,健康管理师或医生的服务量能由原来每人被动服务300人提高到现在每人主动服务2000人以上,提高专业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服务成本,让更多员工可以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并且从企业员工个性化管理的角度,由系统根据企业员工病症联合因素,实施“有效专业运动”管理,通过定期为员工组织健走比赛,强调有效运动的重要性,激发和鼓励员工主动关心个人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为运动爱好者打造专属社交圈,解决运动过程中的社交需求,结识到更多志趣相投的运动伙伴。

  研究表明,1元钱的预防投入,可以节约8.59元的医疗费用。现代医学发展也并不像过去只是对正在发生***进行治疗,而是从“***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重治疗”的理念和思维也在慢慢向“重预防”转移。

  康佰瑞的客户端APP可以为每一位客户实现13种慢病风险评估,同时基于系统底层的28个***管理模型,10个常见健康危险指标进行风险管理,早评估、早发现,精准防控。基于联合的病症模型生成的评估和方案,经过专业医生的审核和个性化指导实施动态的提供给每一位客户。李晓霞坦言:“系统的难点在于,不仅仅是数以百万级的用户,实时都在产生数据,大量健康信息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对系统和平台有着极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的复杂和病症指标的多维分析和智能,对于个体能够精准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强大的健康医疗专业的支持和复杂的模型逻辑。”

  “曲线救国”

  “高流量、低盈利”,似乎是所有医疗服务企业做C端的窘境。此前各路资本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跑马圈地,随后互联网医疗问题日益凸显,投资热潮逐渐退去,市场也回归了常态。

  尽管移动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大,但互联网用户和医药主流用户存在脱节,红利爆发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上市公司互联网医疗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部分甚至拖累整体业绩。比如曾经的新三板企业就医160宣布对公司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团队进行优化;随后,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扎根5年的“寻医问药网”被爆出裁员比例超过50%。在此背景下,那段时间的不少企业抓紧构建可实现流量变现的闭环,成为探索盈利模式的重要方向。

  而康佰瑞从创立企业之初,始终定位于为企业员工提供最优质的健康服务支持。给他们提供健康关爱服务,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而做福利性买单,李晓霞强调成本可控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市场中,不乏有很多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但都偏向于中高端用户,一年中,一个人可以有五次专家会诊,三次就医通道,三次体检解读,还有24小时在线咨询。定价一般要在十万以上至数十万之间。“范围难以覆盖到几百、几千人。”

  如果定位于企业团体健康管理服务,价格一定成为壁垒。“我们的服务系统以病症和指标的管理模型为核心,触发和关联的数据分析,智能处理与自动化的响应,将技术、专业健康服务、客户,三者连接起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围绕个人健康为核心的客户端管理,这样服务的核心价值就创造出来了。”低成本、广覆盖、多病种、实时的数据和服务永远是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核心。

  康佰瑞同时也为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保险公司的一个保险产品服务数十万人群,保险保障加健康管理服务是当今和未来必将结合的模式,什么类型的健康管理公司将是保险机构的首选服务供应商?其模式、方法、手段中——防控的健康服务成本低,覆盖人群广泛,健康管理效果明确,内容丰富、互联网线上能力一定是核心之重。

  难移“三座大山”

  实际上康佰瑞的商业逻辑是由B端启动,再由B端扩展到C端,培育终端客户为自己的健康投资,未来的目标是为每一个人提供优质健康管理服务,让健康管理服务人人可及。

  但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容易。“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这些领域在其他行业都有很多创新,它们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医学与智能的结合、医学数据和医生专业之间的结合遇到很大的挑战。”李晓霞如是说。

  健康管理,无论线上线下,专业人员的介入和推动是客户实现健康效果的最重要支撑,医生是一个严肃的职业,对于复杂人体而言,特别是涉及到生命和健康,在行业模式转换的时候,医生首先要接受和创新,医生不接受,用户就无法体验到新模式的服务。

  其次是医学及健康数据标准化的问题。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不同机构、不同方法检查的同一个方向的问题,出现的数据结果都不一样。这一问题需要相当大数量的数据样本做支撑,进行数据标准化和智能分析。“而这也是业界普遍的难点。”

  再次,就是终端客户为健康买单的意识还不够。要C端买单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成本去维护,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持续不断的精准定位和投入,在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到客户买单的时候还活着,培育出来有价值的产品,为客户有效果的解决健康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面对这些机遇与阻碍时,李晓霞也一直在思考,企业发展的步伐应该走得快一些,还是慢一些?

  采访最后,李晓霞表示:“产品核心价值,需要经过多年的打磨,尤其健康管理还处于模式创新阶段,健康效果也需要时间体现,健康数据需要积累,通过快速创新、创意和靠资本堆出来的,最后客户端价值没有实现的话,后期仍然会遇到发展瓶颈。做医疗健康服务,通过核心价值产品,定位精准,一步一个脚印,创新和资源整合,商业模式探索、资本推动和专业服务发展平衡,连接生态圈非常重要,康佰瑞在这个过程中能清晰的把平台系统之间的病症关联模型分析、数据响应、智能程度、客户体验、产品服务价值等内容表达出来时,它爆发式增长期一定会随之而来。”

  文 | 四百味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康谈网(www.kangtan.com)是定位于关注健康产业。想分享健康产业干货?发邮件至 news@kangtan.com,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

康谈网 读懂健康

关注康谈,收听和分享“健康”

携手康谈网,为您提供更多健康新鲜货。

热门阅读

X